黄金配资门户 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!2025广州城市更新、房地产有这些新趋势
黄金配资门户
▲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
2月20日上午,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,孙志洋市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报告为广州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划重点,其中多次提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,包括城市更新、房地产、保障房建设等,涉及城市建设、民生保障的方方面面。
过去一年,广州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工作成效:
扎实推进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聚焦城乡融合、区域协调发展,分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、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建设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、走在前列。
统筹优化城市空间格局。完成东部中心、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及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,推进新中轴线南段、珠江后航道、 环白云山、琶洲东区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。实施194个“新城建”试点配套项目, 推动南沙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。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试点,扎实推进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规划建设。
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公里、建设“美丽农村路”119公里,落地建设知识城—迳下美丽单元项目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%,花都、从化2个新乡村示范带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,3镇65村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。援建梅州的“广州小镇”春节前交付入住。
打好城市更新硬仗。认真落实城中村改造条例, 建立健全“指挥部+公司”工作机制,推动5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计划,四大重点片区首开区建设全面启动。开工改造523个城镇老旧小区,打造14个成片连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, 积极探索居民自主更新危旧房改造模式。连续第5年入选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城市。
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提升。实施295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,推动新中轴、珠江两岸、大学城等重点片区优化建设。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319个。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.8万套(间)、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万多套,旧楼加装电梯数量保持全国第一。
从市政府工作报告来看,今年的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聚焦以下重点领域:
深入实施强区促镇带村。持续建设典型镇、村,系统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,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实施社保“镇村通”工程,提升镇街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力。
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绿化三年行动,推广运用装配式建筑提升农房风貌。
加力提速推进城市更新。抢抓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历史机遇,坚持 “留改拆”并举、“拆治兴”并进,推动城中村改造全面发力、纵深推进,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进展,让群众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。坚持走成片开发、区域统筹更新路子, 推进中心城区、四大重点片区、重点功能平台区域内城中村应改尽改。
坚持“首开首拆”“成熟先行”,紧盯关键环节,压实主体责任,确保今年新纳入国家计划项目年底前全部开工。坚持协同发力、联动发展,一体推进安置房、 保障性住房、 产业用房、 公建配套建设,通过房票、 购买存量商品房等方式促进多元化安置。
坚持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推广应用“自筹资金、拆危建新”危旧房改造、微改造、成片连片改造等模式, 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6个。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。
全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,其中城中村改造1000亿元以上。
推动城市品质提升。高标准完成全部竞赛场馆升级改造,实施绿色行动计划,铺开数智信息化项目, 打造一批绿色场馆、智慧场馆。 推进城市公共标识系统改造提升,抓好场馆周边管理和改造,统筹推进建筑风貌管控、环境质量保障、配套设施建设等,打造一批精致场馆、精致赛区、精致街区。
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,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。做好“保交房”工作。支持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,加大“好房子”建设力度,有序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。构建“市场+保障”住房供应体系,多渠道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,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(间)。
南方+记者 郎慧